人物介绍:
刘杏,中共党员,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硕士,讲师,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。于2011年在湖南大学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完成本科学习后,留校担任辅导员,曾兼任心理专干、党建专干。现任湖南大学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分团委书记、2015级辅导员,2016年湖南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
从2011年起,刘杏一直担任湖南大学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辅导员。她以自身完备的学科专业素养为示范,创立了“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学习工作坊”, 紧跟国际学术前沿,全方位助推学生参与科研,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生学业指导之中。她所带过的300多名本科生投身科研创新项目45项,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《Photonics Research》、《Optics Letters》等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8篇,申请发明专利3项,获省级及以上竞赛奖29项,成为湖南大学的特有的“物理国际范” 现象,她也成为师生称道的“高研值”辅导员。
“高”——助立高远理想
初入大学的学生总是充满迷茫,面对诸多选择和诱惑不知所措。刘杏用大姐姐般的耐心和体贴,安抚学生的紧张和迷茫,并以“过来人”的经验——“科研是人才和时代的需求”,多方面、全层次地帮助学生树立科研理想。
思想引领。2015年刘杏创立“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学习工作坊”,将引导本科生做科学研究融入学业指导之中。她结合线上线下渠道,双线思想引领。线下举办生涯规划讲座和主题教育活动,线下在学院微信公众号和网站上开设“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计划”专题版块,定期更新丰富的科研内容,积极与学生互动,激发科研兴趣。她设立“优秀党员科研组”将“两学一做”与创新精神培育结合,所带学生党员发表学术论文比率达到10%,党支部科研事迹在教育部思政司举办的“全国高校‘两学一做’支部风采展示活动”中进行在线展示。
行动引导。作为在SCI期刊发表了学术论文的老师,刘杏也立志帮助学生成为学霸。她走进寝室,与沉迷网络的学生促膝长谈;她走进实验室,与遇到研究困境的学生共商对策;她陪伴竞赛,鼓励学生树立科研自信。2012级本科生蔡伟成曾沉迷网络,刘杏一面帮他树立学习信心,一面为他量身定制了一套“4小时科研”指导计划。他平日里玩游戏的时间用来翻译英文文献,从寝室宅男化身实验室大神,完成了从学渣到学霸的逆袭,成功发表论文《Dispersion Properties of a Photonic Quasi-crystal Fiber with Double Cladding Air Holes》,保研至大连理工大学 。
典型引爆。榜样的力量无穷。刘杏在微信公众号网络平台开设“我的科研故事”专题板块,介绍身边的科研典型。在综合素质测评中纳入科研成果加分,在推优评优中适当倾斜科研积极分子,表彰树立优秀科研典型。2013级本科生胡樑栋、连丁坤改写向心力定律,研究成果在在物理学JCR分区中的SCI一区刊物《欧洲物理杂志C辑》(粒子与场论)在线发表,2017年1月3日成功入选湖南教育十大新闻人物,被誉为“改写物理学定律的学霸”;2014级本科生蔡亮、刘梦霞在《物理评论A》发文,理论上预言量化的光子自旋霍尔效应,研究成果建立了电子自旋霍尔效应与光子自旋霍尔效应之间的桥梁。这些物理学院的本科生在科研路上搭上“国际快车”,“研”出国际范。
“研”——助推学生科研
刘杏以“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学习工作坊”助推学生科研,提高学业指导成效。学习工作坊实施两年以来,队伍人员由辅导员2人、学生干部6人发展到辅导员12人、专任指导教师50人、学生干部66人,并被其他理工科院系争相效仿。她曾受邀向深圳大学物理与能源学院介绍分享其经验,并极力促成学院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关于联合创办“严济慈物理学英才班”的合作协议,并担任英才班辅导员。
资源整合。当学生提出投身科研,却不知从何下手时,刘杏便思索着如何最大限度地拉进两者距离。在她的推动下,学院建立了由院领导、班主任、专业教师、研究生、高年级本科生组建的“五位一体”的师生资源库;同时搭建校企科研线,促成建立包括长沙景嘉微电子有限公司在内的联合培养人才企业4家,创建“V-JOB”企业俱乐部;她还联络国内外学科领域知名学者、研究型院校知名教师,建立名人资源库,使学生的科研进阶迅速。海量便捷的资源整合,为学院的科研实力打下结实基础。
机制联合。刘杏以学生为主体,发挥辅导员桥梁纽带作用,建立了“学工、教务、教学”三方联动机制;她为参与科研团队师生建立科研档案,助推学院完善科研成果奖励机制;她将学生科研与实践创新相结合,完善科研成果检验机制。她鼓励2014级田丰同学在实践中检验科研成果,数度带领他报名竞赛,坚持陪伴从未放弃,最终田丰获得Honda中国节能竞技大赛EV组优秀奖、2016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巴哈大赛优秀奖、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智能车竞赛(华南赛区)二等奖、湖南省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,成为竞赛达人。
师生融合。刘杏先后组织了37期创新创业论坛,邀请国内外学科领域带头人、名师名生担任论坛主讲人,为学生打造思维碰撞、质疑求解的平台;她担任学院青年教师联谊会秘书,组织师生素质拓展、联谊球赛、定向越野等活动,搭建师生日常互动的趣味平台;她组织“院长午餐会”,为指导老师和学生提供形式新颖、气氛轻松的互动平台,学生与教师科研达人面对面交流。2014级刘振兴,在午餐会上与罗海陆老师科研组交流后,激发了强烈的科研兴趣,继在光学顶级杂志《Optics Letters》发表论文后又在光学类一区期刊《Photonics Research》发表封面论文,并于2016年12月参加湖南省物理学术年会,作了题为“基于电介质超表面调控光的Berry相位”报告。
“值”——助力成就价值
“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学习工作坊”让本科生实现了“小人物”的科研梦,找到了自己的位置;而刘杏也让辅导员有了华丽变身,提升自我价值。
学生成就价值。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,鼓励学生勤奋学习、增长本领,帮助学生在专业领域实现最高价值。2016年8月24-25日,2013级本科生胡成、向遥、胡梁栋、连丁坤及2012级本科生樊超、杨科6位同学前往湖南文理学院,在湖南省物理学会学术会议作学术报告;2012级本科生何勇礼接连在光学顶级杂志《Optics Letters》、应用物理学顶级刊物《Applied Physics Letters》成功发表学术论文;2012级本科生葛峻羽、罗曼琳毕业前夕投身科研在SCI二区期刊《Applied Physics Express》成功发表论文,双双放弃保研资格,追求更高目标前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继续深造;她挖掘2012级本科生周宇在软件开发、应用设计方面的优势,协助周宇招贤纳士组建团队,成功创建“长沙水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”和“长沙牛人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”。
自我提升价值。刘杏从不满足于做一名高颜值辅导员,帮助学生科研理想落地开花就是她的最大价值。她建立志愿服务组织“电子义务维修基地”,带领热爱动手的学生义务维修电器来检验专业学习成果;她六次带着“科普文化大篷车”下基层,带领学生志愿者向农村留守儿童演示物理科学实验,引导学生以专业知识回报社会。在刘杏的努力下,学院挑战杯参与度提高至17%,近三年指导学生先后获得国家级竞赛荣誉8项,省级28项,校级21项。她在辅导员岗位从未停止思考,不断提升自身职业化、专业化程度,获得国家级荣誉4项,学生生涯目标再不是找一份高薪工作,取而代之的是成为“高研值”的物理学领域顶尖研究者。
科研育人的道路上,刘杏始终记得那些在科学研究中获得巨大成就感的一张张笑脸,始终秉持培养具有科研创新精神的物理学一流人才目标,从未停下研究的脚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