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讲人:刘衍文,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
时 间:2024年12月27日10:00
地 点:物电学院A栋414
联系人:戴凌云
讲座摘要:低增益雪崩探测器是一种新型的半导体探测器技术,可以同时提供高精度的位置和时间信息。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(CERN)的大强子对撞机(LHC)上的ATLAS和CMS实验都计划在升级改造中采用该技术建造飞行时间探测器。ATLAS实验要求LGAD在辐照前时间分辨率好于35皮秒,在非电离能损达到2.5 cm-2 1 MeV 时仍好于70皮秒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ATLAS团队自主设计,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流片制作的USTC-IME LGAD全面达到指标要求,被ATLAS实验采用。报告将介绍LGAD的工作原理,USTC-IME LGAD主要的设计思路和性能。
主讲人简介:刘衍文,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1999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学士学位; 2004年于瑞士日内瓦大学获得博士学位; 2004-2005年 于比利时鲁汶大学做博士后;自2005年起,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近代物理系工作,2010年晋升为教授。先后参加CDF, CMS,D0,ATLAS实验。在CDF,D0和ATLAS实验上对双光子末态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:利用运动学分布研究强子对撞机上的QCD效应; 寻找并发现了Higgs粒子;利用高质量事例寻找引力子信号。在D0实验上发展了基于神经元网络的光子鉴别方法;在ATLAS实验上设计了光子效率测量方法。近年专注于ATLAS实验,主要研究Higgs->bb, WW衰变,并利用多玻色子末态检验电弱模型,寻找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;同时参与ATLAS Phase 2升级高颗粒度时间探测器(HGTD)研制工作, 成功研制出USTC-IME LGAD 传感器并建成USTC HGTD探测器组装站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