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学术动态 >> 正文

从DK到DDK和DDDK—揭示奇特强子态性质的新途径

创建于2019年06月24日 星期一作者 : 科研办 浏览量 :

主讲人:耿立升,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
时  间:2019年6月24日11:00
地  点:物电学院A栋219
联系人:姚德良

 

 

讲座摘要:核力将不同数量的质子与中子束缚成原子核,并进而与电子组成原子,从而构成我们的可见宇宙。一个显然的问题是,自然界是否还存在由其它的色单态集团构成的类原子核物质形态?近年来,高能物理实验发现了很多的奇特强子态,其中的很大一部分(如Ds0*(2317))可以解释为分子态。我们认为,这些分子态的存在意味着其组成成分间存在较强的相互吸引,从而可能形成新的类原子核的物质形态(如DDK和DDDK束缚态)。这些强子态的发现不仅可以揭示奇特强子态的内部结构,还有可能会首次发现除原子核系统外新的物质形态。本报告将主要介绍近期关于D介子&K介子集团构成的新的物质形态的相关工作。

 

 

主讲人简介:耿立升,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、博导、物理科学与核能工程学院副院长。2001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;2005年和2007年分别获日本大阪大学和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;2007-2009年在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学做博士后;2009-2011年在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做洪堡学者。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(2017)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(2015),胡济民教育科学奖获得者(2016),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者,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。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有效理论在强子物理及核物理中的应用、强子结构、强子-强子相互作用、新强子谱以及超标准模型物理等。发表SCI论文100余篇,引用3000余次,H因子32。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、面上等省部级项目10余项。

从DK到DDK和DDDK—揭示奇特强子态性质的新途径

2019-06-24

作者:耿立升

浏览量:

主讲人:耿立升,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
时  间:2019年6月24日11:00
地  点:物电学院A栋219
联系人:姚德良

 

 

讲座摘要:核力将不同数量的质子与中子束缚成原子核,并进而与电子组成原子,从而构成我们的可见宇宙。一个显然的问题是,自然界是否还存在由其它的色单态集团构成的类原子核物质形态?近年来,高能物理实验发现了很多的奇特强子态,其中的很大一部分(如Ds0*(2317))可以解释为分子态。我们认为,这些分子态的存在意味着其组成成分间存在较强的相互吸引,从而可能形成新的类原子核的物质形态(如DDK和DDDK束缚态)。这些强子态的发现不仅可以揭示奇特强子态的内部结构,还有可能会首次发现除原子核系统外新的物质形态。本报告将主要介绍近期关于D介子&K介子集团构成的新的物质形态的相关工作。

 

 

主讲人简介:耿立升,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、博导、物理科学与核能工程学院副院长。2001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;2005年和2007年分别获日本大阪大学和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;2007-2009年在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学做博士后;2009-2011年在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做洪堡学者。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(2017)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(2015),胡济民教育科学奖获得者(2016),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者,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。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有效理论在强子物理及核物理中的应用、强子结构、强子-强子相互作用、新强子谱以及超标准模型物理等。发表SCI论文100余篇,引用3000余次,H因子32。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、面上等省部级项目10余项。

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湖南大学南校区

邮政编码: 410082

行政办公室:0731-88822332

学生工作办:0731-88821986

教学科研办:0731-888226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