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28日,物电学院举行今年第二次院长午餐会,主题是围绕如何出国和考研深造进行交流。文双春院长、张泽麟书记、陈克求副院长、冯页新副教授、张明副教授、刘建军副教授、樊帆助理教授、缪丽丽助理教授、分团委书记刘杏、17级辅导员李玉翠以及36位学生代表参加。

午餐会伊始,同学们轮流提出自己的一些出国、考研等方面的困惑。了解过同学们的困惑之后,文院长谈到了他本人对于出国的理解,他认为,所谓出国并不一定是要求我们的身体跑到国外去,而是我们的目标和志向要放眼全球。他强调:一流学校的学生对自己的定位要高,不能只与身边人比较,更要看到全世界的精英与人才。能出国留学、进而步入顶尖研究行列是最好的选择。然而,即使不能出国,在国内读研现如今也是很好的选择。中国的高校已经越来越出色,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,所以总的来说,不论身在哪里,我们的目标一定要高远,文院长说:“最让人苦闷的不是你不行而是你没有目标,没有努力的方向。”


张泽麟书记指出,当今的社会是全球化的社会,一流高校要着眼于培养世界型、未来型人才,要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。对同学们提出的跨专业读研的问题,张书记着重讲到转型的前提是基础能力,基础学科尤其物理、数学等,是我们中国人非常擅长的学科,要转型、步入顶尖的前提都是基础。张书记还讲述了钱伟长“弃文从物”的事迹,激励同学们树立远大志向。

陈克求副院长指出,学院开展的“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计划”,对同学们未来的发展非常有利,能够切实地提升大家的实力,本科阶段发表过学术论文,对于留学时申请学校很有帮助。
几位刚刚留学归来的年轻老师讲述了自己的经历。樊帆和刘建军老师都特别提到选择导师很关键,要跟主流且最好的科研组,这样对于自己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。张明教授认为,最关键的不是经济,也不是语言,而是自己的内心。缪丽丽教授也分享了她在英国的留学心得,并提供了一些对出国留学有帮助的网站和微信公众